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文化资讯 >

市文联召开《绿杨书画缘》《张綖<诗馀图谱>考辩》《扬州俗语集萃》作品研讨会



2017-05-01来源:扬州文艺网

4月27日,《绿杨书画缘》《张綖<诗馀图谱>考辩》《扬州俗语集萃》作品研讨会在市文联会议室召开。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仲衍书,市文联副主席吴乃怀,三本书的作者市人大常委原副主任马家鼎、高邮诗词学会副会长蒋成忠、原城北乡副乡长朱顺林扬州知名学者曹永森、韦明铧、吴周文及我市作家、读者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议由市文联副主席朱红林主持。

本次讨论的三本书籍均是2016年度文艺创作引导资金的入选项目,其中《绿杨书画缘》是马家鼎创作的书画家评论散文集,《张綖<诗馀图谱>考辩》是蒋成忠创作的理论类书籍,而《扬州俗语集萃》则是朱顺林创作的地方文学研究类书籍。

研讨会上,马家鼎、蒋成忠、朱顺林分别讲述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马家鼎说自己的这本书记录了自己退休后参与到书画领域的心路历程、十多年来与书画家打交道的所思所想和参与组织书画活动的经历;蒋成忠讲述了自己为了寻找《诗馀图谱》的初刻本,经历几番辗转,最终亲自前往台湾寻找孤本的经历;而朱顺林则介绍了自己长期扎根基层,对农民使用的俗语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日积月累的记录和整理,最终编著成书的过程。曹永森、韦明铧、吴周文等专家分别对三本书作了点评。

“这三本书都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记录,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扬州的地方文化”著名民俗学者曹永森认为,随着时间的延长,《绿杨书画缘》将会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价值和影响;《张綖<诗馀图谱>考辩》虽然受众很小,看上去是一个“冷板凳”,但是却“热”在学术界,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古文化研究功底和对乡土文化执着的热爱;而《扬州俗语集萃》的出版必将引起扬州人对地方文化的重视,但可以考虑在书中加入对各种俗语历史演变过程的考证,以体现老百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观念变化。

扬州知名文化学者韦明铧评论这三本书一本“雅”,一本“俗”,还有一个是“雅俗之间”。其中最雅的《张綖<诗馀图谱>考辩》填补了研究高邮历史文化领域的一个空白,唤起了人们对“词”这种民族文学形式的重视;而最为通俗的《扬州俗语集萃》用心地收集记录了各种民间俗语,体现了草根文化的价值,如果能够加入一定的典籍考证则将更具研究价值;而介于雅俗之间的《绿杨书画缘》可以说是一部新的《扬州画舫录》,对提升扬州的文化档次具有积极作用。

“文艺创作引导资金对打造扬州地方文化的研究创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扬州大学教授吴周文在座谈会上表示,《绿杨书画缘》是对扬州地方文化历史的一个侧影的记录,同时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既表达了作者自己对审美的观点,也为读者创造了审美空间;《张綖<诗馀图谱>考辩》在对词、曲的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希望作者能够继续创作出更多这样的好作品;《扬州俗语集萃》体现了作者对语言研究的成果积累,但是有些内容不只是扬州地区独有的俗语,希望作者能够排除这些共有的俗语,并加入一些有关俗语的细节描写,让这本书能够成为辞典一类的书籍。

随后,作为读者代表的扬州大学教授刘勇刚和原高邮市文联主席薛序也一起分享了他们阅读这些书籍的感受。

最后,仲衍书主席在讲话中对这三本书的作者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对前来作出精彩点评的专家们致以诚挚的感谢,他提出市文联今后也将再接再厉,进一步完善文艺创作引导资金的使用,从而实现“出人才、出精品”的工作方针。

 

市文联召开《绿杨书画缘》《张綖<诗馀图谱>考辩》《扬州俗语集萃》作品研讨会

 

市文联召开《绿杨书画缘》《张綖<诗馀图谱>考辩》《扬州俗语集萃》作品研讨会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上一篇:市文联党支部换届大会圆满召开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