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2来源:中国美协 |
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展于2018年8月16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了袁运甫先生艺术作品123件,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所藏《长江万里图》。为引导公众更关注展览的学术挖掘和传播,展览以省略开幕式的方式对公众开放。开展后,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国家画院、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美院、中央美院、北京电影学院,以及海外等众多专家学者参与了相关的研讨、对话、学术报告和专业媒体评论,电视、网络媒体播报活动。
2018年9月17日,“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学术季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本次学术季的开幕,正是对学者们钟情于学术研究的积极回应,它为当下的艺术展览重归学术主导,关注作品本身的文化价值,开启了新风尚。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向波涛,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故宫博物馆副院长任万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清华大学资深教授杜大恺、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策展人袁加等先后致辞。中央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朱维群,全国人大常委,轻工业部原部长陈士能,袁运甫先生的夫人钱月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清华大学出版社经管与人文社科分社社长徐学军以及来自艺术界、社会学界重要学者、清华大学师生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主持。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袁运甫先生作品《荷香百年》捐赠仪式,以及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袁运甫艺术之美》首发式。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致辞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向波涛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致辞
故宫博物馆副院长任万平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致辞
清华大学资深教授杜大恺致辞
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致辞
袁运甫之子、策展人袁加致辞
袁运甫先生夫人钱月华致答谢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主持开幕式
袁运甫先生作品《荷香百年》捐赠仪式
画册《袁运甫艺术之美》首发式 展览名为“光华”,不了解的人或许以为是一种赞美,但实际上隐喻了过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所在的位置就在北京的光华路,代表着对于老一辈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独立思想和意志的继承与发扬。在本展中所呈现的袁运甫先生的绘画,对于今天的艺术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让我们读到一个艺术家真实的绘画思考和心路历程。对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们,如何面对社会,如何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如何面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如何面对绘画自身的思考,从袁先生的画中都可以得到解答。
开幕现场 袁运甫先生(1933-2017)是我国杰出的艺术家,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他曾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在六十七年的艺术生涯中,为国家与社会创作了大批艺术杰作。袁运甫先生融中西艺术于一炉,取精用宏,营造出现代中国独有的色彩经验和审美意境,是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最重要的创获之一。袁运甫毕生从事高等教育事业,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袁运甫先生谦冲平和,虚怀若谷,以光辉的人格和博厚的学养,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身体力行践行了“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在学术季开幕式后,还举行了研讨会。来自艺术界、社会学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十余位重要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们对于袁运甫先生为学为艺、创作从教的认识和理解。
研讨会现场 在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巨德看来,“为新中国大美术梦想奋斗的一群人中,袁运甫是承先启后的灵魂人物。” 中国美术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体系,一种写实,一种装饰,对工艺美术学院来说,“装饰”是其最根本的学术灵魂和旗帜。袁运甫在装饰艺术的旗帜下,上扶老,下携小,承上启下,把装饰艺术推向公共艺术、大美术,翻开了中国美术史新的一页。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从袁运甫的大美术观出发,通过对袁运甫成就的研究,对今天艺术教育的缺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袁运甫‘大美术观’的特点其一是表现对象范围之大,即对表现对象不挑,看到什么画什么,这就倒逼艺术家只能不断提高绘画技法和能力。但我们今天的艺术家,绘画功夫差,对生活的认知能力也越来越弱,缺失了袁运甫先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王端廷从现代性的角度对袁运甫的艺术进行了阐释,“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是清华的传统,袁运甫希望通过艺术的独立实现人格的独立,致力于艺术语言的探索,并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世界的眼光追求自由。这既是对袁运甫艺术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的概括。 北京大学教授翁剑青是袁运甫的第一届博士学生,他从艺术史书写的角度,阐释了袁运甫强调的第三条艺术之路:不是走回和重复传统,也不是照搬西方,不是中西简单结合,第三艺术之路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时代意识,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本土关怀,走一条大美术的道路。 著名艺术理论家朱青生对袁运甫的艺术简单概括为:“丰厚的单纯”和“深沉的华丽”。其中“丰厚的单纯”主要体现为用形式主义对抗内容,通过画面的美感保护被过多内容侵蚀的艺术;“深沉的华丽”则是对主题和命题创作的抵抗,袁运甫认为生活中的任何部分,只要我们改变对它的注意,它都可以变成一种美感。而这两方面恰是中国当代艺术运动所要变革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夏可君和清华大学教授杜大恺都肯定了袁运甫水粉画的价值,杜大恺认为“袁先生的这批水粉画,代表着那一时期中国艺术的最高成就,我赞成这种评价,这是因为这批画作题材的广度前无古人,这是其一;其二,这批画作语言精美,每一幅都堪称经典。回到那段历史去看,这种评价是公允的。” “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展览及学术季活动的举行,既是对袁运甫先生的纪念,更是希望通过对袁先生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的梳理、解读和研讨,去追寻一个艺术家的人生之路和美术史意义,在深入探究学院历史传统和思想发展轨迹的同时,激励后辈学人、年轻学子以袁运甫先生为榜样,勤奋创作,把个人的价值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勇攀艺术高峰。 据悉,“光华:袁运甫艺术之美”展览展期为2018年8月16日至10月7日。
北京春节厂甸庙会 1961年 纸本 水粉 44×60cm
绍兴鲁迅路 1961年 布面 油画 80×64cm
母女 1961年 纸本 彩墨 96×88cm
庐山 1973年 纸本 水粉 54.5×79cm
鲁迅故居(一) 1973年 纸本 水粉 39.5×54cm
黄浦江 1973年 纸本 水粉 54.5×79cm
出海前(一) 1978年 纸本 水粉 54×53cm
南通狼山秋色 1983年 纸本 水粉 39.5×54cm 责任编辑: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