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省内新闻 >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2017-10-05来源:中国美协

   由中国美术馆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支持的“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 于2017年9月6日至9月17日在中国美术馆全部展厅及户外空间展出。展览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讲话精神,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雕塑艺术为切入点,对中国美术馆馆藏及当代创作雕塑作品进行梳理、研究。展览展出中国百年以来316位雕塑艺术家的精品力作590件,全面呈现中国百年雕塑的发展脉络与重要成就。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开展

  展览分为砥砺铭史、塑魂立人、时代丰碑、匠心着意、多元交响、文心写意、溯源追梦七大篇章,共同叙述中国百年雕塑的历史。

  “砥砺铭史”主要展现国家重大题材的主题雕塑,通过对民族苦难历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表现,唤醒民众,勿忘国耻,缅怀先辈,为民族伟大复兴而振奋力量。尤其是对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表现,站在人类的立场,并以发展的眼光回顾、前瞻,创造耸立于世界的精神纪念碑。代表作品有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孙中山总理铜像》(江小鹣)、《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刘开渠),表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以及近年来的国家公祭,南京大屠杀大型组雕创作等一系列全国不同风格雕塑家的精品力作和建国以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现实题材创作,为先贤塑像,为文化立碑,为未来树典范,不仅以艺术雕刻了历史,也展现了中国雕塑家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拳拳之心。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新闻会现场

  “塑魂立人”聚焦肖像人物雕塑,深度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探索雕塑艺术本体层面的现代转型。以“人”为中心的塑造是人类美术史上永恒的主题,体现了人类对社会、历史、自然的反思和心灵的表达。从民国时期留学欧洲的雕塑家们在上海、杭州、北京和广州等重要城市开展的教学活动建立了中国最初的雕塑教学体系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苏联雕塑教学体系的普及;再到新时期雕塑艺术家重新面向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新的阐释。人物雕塑在艺术语言、创作理念、雕塑材质、展陈方式等方面都经历了变革与融合,特别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精神引进人物雕塑创作,以达到人物个性、文化属性、造型形式与表现方式的同构,为人物雕塑开拓新境。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文明互鉴 雕塑艺术高端学术论坛

  “时代丰碑”探索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变迁。中国几代优秀雕塑家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整个民族的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富强创作出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他们以炽热的民族情感和艺术家的良知,塑就了一座座时代丰碑。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引领下,中国雕塑家们深知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当代中国城市雕塑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度,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这些作品不仅成为城市文化地标,更成为公众心中的精神地标。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展览现场

  “匠心着意”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雕塑。以“惠山泥塑”“泥人张”为代表的民间雕塑,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以夸张的形与色塑造了喜闻乐见的形象,充分展现了民间智慧的创造力。一代一代的艺人、匠师便是在手艺的传承中延展着民族的审美和智慧。而今,中国雕塑艺术家沿袭传统而不囿于陈法,重传统而求索创新,融诸家而别开生面,开创了民族雕塑艺术的新气象。譬如,德化白瓷中的佛像丰颐秀目、宁静安详,观音像质感温润凝洁、动静相宜;檀香木雕气势恢宏、构思独特、工艺精湛,尤其强调线与面的结合与变化,洋溢着浪漫的欢愉。这些闪现于指尖上的灵动,是最有温度的、最感人的作品。这些生发于本土的、内心的艺术,也为学院教学、当代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透过每件光彩夺目的民间雕塑艺术佳作,观众可以领略到呼之欲出的生命跃动,感受其承载的民族记忆与文化内涵。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多元交响”放眼改革开放以来雕塑领域的多元创造。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雕塑界在艺术观念和文化意识的表达方式上发生了转变,逐渐由审美追求走向文化追索,从纯语言形式的探索转变为对观念的探讨。新时期的中国雕塑将日常生活经验与大众媒介融入雕塑创作,多元的形式语言与观念创新在变换的展示空间中为雕塑艺术建构了多重阐释维度,拓展了雕塑艺术本体的内涵。新时代的雕塑家多从微观的视角对各种材料进行混编、重组、延拓,在“物”的视野中重新定位“人”在无穷大和无穷小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中的位置。雕塑也更多地与建筑、绘画、表演等艺术相互融合,强调与大众交流的更多可能性,借助大众文化的资源展现更具当代文化特征的生活样貌。新一代雕塑艺术家们对于过去的具象、抽象争论不再纠结,而是更加重视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元的手段来传达思想与观念。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文心写意”熔铸写意雕塑的核心精神。写意雕塑洋溢着对孕育自身文化的礼敬,闪耀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光。具体表现为“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气韵生动”的内在生命、“游观洞察”的观照方式、“虚实相生”的创作法则、“境生象外”的审美生成、“澄怀味象”的生命体验、“妙悟自然”的欣赏特征和“高明中和”的最高理想。写意雕塑还一直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民,焕发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生命气象!写意精神,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它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写意雕塑正在以强大的文化自信,激发出艺术家的弘道理想,集聚起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回应现实的精神力量,又以真诚的创作理念,提炼成全人类的情感符号,成为走向世界、通行世界、浸润世界的艺术语言。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溯源追梦”展示的是从1915年到2017年出版的与雕塑相关的部分杂志、书籍、画册,汇集了《良友》《北洋画报》《上海画报》等刊物,展现了百年来中国雕塑界对中外雕塑家及其作品的研究与传播,也整理了王济远、张澄江、熊松泉、叶绍钧等编纂的一系列雕塑著作。就中国百年雕塑的视觉呈现而言,雕塑实物是最好的造型载体。然而,由于许多雕塑的原作没能得到有效的保存,遗失、损坏现象严重,因此以文献与图像的形式来呈现上世纪初期以来的雕塑脉络与艺术实例就显得尤为必要,也成为本次展览的学术特色。观众们可以走进那逝去的文化时空感知中国百年雕塑的发展历程,感悟中国百年雕塑的心路轨迹。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中国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学术总主持吴为山表示,在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在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代,几代中国雕塑家用指纹和刻痕,将民族精神铸就为不朽的丰碑,成就了无数永恒的经典。这温度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展览户外空间

  此次“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是中国迄今以来规模最大、内容全面的雕塑展。在展示中国雕塑百年历程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国美术馆在雕塑领域收藏、典藏与学术研究的成果,这些藏品在中国美术馆历次重大展览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次展览以雕塑艺术作为主线索,为民族塑魂、为人民塑像,更体现出中国梦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小至十几厘米的雕塑,大到几十米的城市雕塑的图像展示,以及大量难得一见的文献资料都在本次展览中有所呈现。展览还借助3D扫描和打印技术,在展厅内重现《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雄浑悲怆的场面,同时也从西藏自治区征集到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的著名泥塑《农奴愤》残存的头像30余件,均为本次雕塑大展的亮点。

  9月5日,中国美术馆召开了“文明互鉴——雕塑艺术高端学术论坛”。来自中、德、法、俄以及白俄五个国家的专家代表,通过四种语言进行的互动和交流,体现出中外各国之间的和平友谊,体现出文明互鉴的人文精神。在交流与讨论中,外国专家深入了解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百年发展历程,以及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中融汇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状况,共同探讨了雕塑艺术在国际交流中的文化意义等议题。

  吴为山馆长在研讨会上表示,500件雕塑见证了5000年的文明,虽然是100年的雕塑,但是今天的创新是传统的升华,通过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可以令观众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引领、提高未来全民审美的基调,这是时代的责任。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观众参观展览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五百件雕塑见证五千年文明

志愿者为观众讲解展览

(转自 中国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上一篇:写生作品化——李洋作品展在京开幕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