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江苏要闻 >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2024-12-01来源:新华社

  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于12月1日启动。一大早,幸存者夏淑琴、刘民生、艾义英带着家人,赶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鞠躬、献花、默哀,祭奠在87年前遇难的亲人和同胞。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活动现场。 新华社记者 毛俊 摄

  被民间称作“哭墙”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名单墙,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角,墙上共刻有10665个死难者姓名。自1995年设立以来,“哭墙”成为不少幸存者的心灵归处。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来。不来我心里难安啊!”1937年12月13日,夏淑琴家中9口人有7人惨遭日军杀害,时年8岁的她在身中3刀后,因昏死过去幸免于难。一年又一年,她的头发日渐花白,但对亲人的思念与日俱增。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哭墙”。 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 摄

  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位。

  “这是我爷爷,这是我奶奶……”已故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用黑笔认真地给“哭墙”上家人的姓名“描新”。她说:“因为想念的名字都刻在墙上,父亲把纪念馆当作另一个家,难受了就来看看。他还叮嘱我,不仅要悼念死去的亲人,也要祭奠千千万万的同胞。”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为“哭墙”上家人的姓名“描新”。 新华社记者 邱冰清 摄

  1937年12月13日,常志强目睹6位亲人丧生在日军刀枪之下。2022年,常小梅成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她写作并出版了中、日、英文版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希望用我的微薄之力,让更多人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明白和平的可贵,珍视当下的幸福。”她说。

  “传承人是传承历史记忆的主力军,对使命认识更深入,履职方式也更丰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负责人说。

  家祭仪式后,夏淑琴向刘民生、艾义英道别,互祝身体安康。离开时,她看着“哭墙”上亲人的名字说:“我已经95岁了,但我还在等,等到日本政府承认他们的罪行,向我们道歉的那一天。”(记者蒋芳、邱冰清)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上一篇:《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