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

漫步于秦风汉韵 ——记“深圳吴巍简帛艺术沙龙



2016-06-19来源:书画村网

漫步于秦风汉韵 ——记“深圳吴巍简帛艺术沙龙

吴巍先生给学员做用笔示范

如果说一年只有365天,8760小时,在人生的长河中,或许连个浪花也看不见。

如果说在当今纷繁的世界,斑斓的色彩已让人目不暇接,你还有心思旁及它物?

然而,在深圳,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行色匆匆的经济大道上,却放慢了脚步,在欣赏火红的勒杜鹃、娇艳的凤凰树之余,沉浸于2000年前的秦风汉韵——简牍帛书。简牍帛书有何古墨神韵?

漫步于秦风汉韵 ——记“深圳吴巍简帛艺术沙龙

笔架后面的简帛书法爱好者

为探寻缘由,我们把时光拉回40多年前的1973年,湖南长沙挖掘出马王堆古墓,里边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就有珍贵的帛书。由于当年出土文物众多,考古人员无暇顾及眼前的帛书。谁不知,一位远在新疆报社的年轻编辑,却被古老帛书拙朴、秀美的字体所吸引,进而一头扎进迷人的帛书世界。他,就是目前北京简帛书法艺术院院长吴巍先生。

20世纪初,中国出土了与书法有关甲骨文、木简和敦煌写经,但对书法影响最大的,当数简牍帛书(简牍帛书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毛笔书写的墨迹之一),可见其历史价值、史料价值和书法意义。虽然近几十年出土了“里耶秦简”、“流沙坠简”等木牍、简帛,但学术界对简牍帛书的研究大都还局限于历史学、社会学、文字学的范畴,能够从书法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的,还真不多。

漫步于秦风汉韵 ——记“深圳吴巍简帛艺术沙龙

吴巍先生给学员们讲解每一个汉字的演变

吴巍先生之所以能够静下心来从书法艺术角度进行系统研究,一是兴趣。二是被如此丰富的简牍帛书所打动。

吴巍先生清楚,所有出土的简牍帛书流派上划归“民间书法”范畴,笔画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其长锋用笔导致笔法上尖入尖出,线条形成柳叶状、飘带形等特征。要想研究简牍帛书笔法,还必须从其笔画中找出规律。

吴巍先生的研究着力点从出土的简牍帛书中寻找相关笔画的个性与共性,进行分析比较,从规范笔画入手,进而组织字体架构。经过30多年的披星戴月,以严谨、细致、精造的“工匠精神”,创新出一套系统、规范,字形圆润、笔画厚重、舒展、有流动美感、独特的汉字形体特征的简帛书体。

漫步于秦风汉韵 ——记“深圳吴巍简帛艺术沙龙

吴巍先生给学员们讲评作业

2006年,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16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在深圳对吴巍先生的研究成果把脉、论证,对其具有时代性和时空性的创新简帛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吴巍先生编撰《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功在当代、利泽千秋”。2012年7月后,清华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吴巍先生编撰的《中国简帛书法大字典》四部中的第1、2部,每部1700页,重约9.5斤。大字典的发行,引起了书法界、学术界引起了轰动,吴巍简帛以其独立的个性、艺术风格鼎力于当代各个书体。

面对纷至而来的荣誉,吴巍先生仍保持着一份冷静。他思考的,并非掌声、金钱、鲜花,而是如何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得以传承。于是,他决定收徒,只要你喜欢简帛,就无偿将自己研究成果传授给你。2013年8月31日,北京园博园古民居四合院内,吴巍先生举行了首次收徒仪式。隔年又在清华大学接纳了第二批弟子。时至今日,北京简帛队伍已经结出丰硕成果。

深圳,吴巍先生研究简帛的发祥地,近30年来因为研究,一直未能腾出时间带学员,时至今日,条件已经成熟。2015年初夏,“深圳吴巍简帛艺术沙龙”悄然成立,没有鲜花、贺词,更没有传媒的关注。首批学员有来自公务员、企业家、医学博士、大学讲师、首批驻港部队退役大校等一批简帛爱好者。

漫步于秦风汉韵 ——记“深圳吴巍简帛艺术沙龙

女学员在练习简帛书法

吴巍先生教授方法是强调按传统古人书法法则训练,行笔如刻、力透纸背,书写的第一笔画是“横画”。“横画”的书写技巧是用“身体”带着笔“竖”着写,其完美标准是笔画是否流畅、墨线是否清晰,线条是否有一定的弧度和厚重感。学员们统一使用的毛笔,是北京“戴月轩”大号“手抓笔”。

吴巍先生授课除讲述书写技巧外,还就每一个汉字的字义、结体进行拆解,让学员们学习简帛书法同时,熟知每个汉字偏旁、部首的由来和根据字形、字义的组字技巧。同时,严格要求学员们在“专”字上下功夫,打好基础,苦练笔画基本功。

学员们每周日下午到由深圳市圣祥高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嘉里康复医学研究院、深圳市创世嘉里科技有限公司或深圳鹏宝轩艺术馆无偿提供的场所集中练习。因为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非常热爱吴巍简帛书法。而作为“上班族”的学员,他们平时有各种应酬,家庭还要照顾,但大家尽可能前来练习。

吴巍先生对学员是厚爱的,他将自己编撰、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帛书法字帖》每位学员赠送1、2册各一本,供大家学习、临摹用。

学员们在学习中不但用录像机、手机将吴巍先生教学中书写过程录下来,回去慢慢学习,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你在学习上碰到问题可以在群里提出,有什么喜悦可以在群里分享,哪怕有成功的一笔,更可以在群“晾晒”,求点赞哟。“群”,已成为学员们温暖的“家”。

学员们“横画”过关后,就朝用笔画组字阶段:云、松、高、鹤、德等,每周一个字一个字的攻克,逐步掌握。

学员们非常珍惜每一集中练习机会,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认真、细致、不急躁、力求把简单的“一画”书写到极致,直至掌握了吴巍简帛书法匀停的结体,圆转、自然、饱满的线条,厚重、舒展、飘逸的笔法,指腕的平直运动的规律,以及中锋运笔线条改变方向时,或断笔再起、或折笔下行,让字形结构在短线续接中,线条衔接得天衣无缝的书写技巧。

2015年11月15—20日,陈健、魏克丹两位学员的简帛习作被选取参加了在北京由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文化协会、北京简帛书法艺术院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简帛书法艺术吴巍师生作品展”。魏克丹的简帛书法“灵猴献瑞”也被华为公司选为礼品包装封面。

漫步于秦风汉韵 ——记“深圳吴巍简帛艺术沙龙

 学员作品“灵猴献瑞”被选取制作邮品

对目前我国书法家大都还是以唐诗、宋词等作为书法创作内容,吴巍先生倡议在北京的“群”里开展诗词学习系列讲座,强化古典诗词的学习、训练。作为主讲师袁博师兄,他适时地把自己的大作放到群里,供大家学习、玩味;深圳学员的诗词或许还稚嫩,平仄有误、对仗不工,但他们却对古典诗词、吴巍简帛书法怀有一颗热诚的心,大胆抒写出自己对简帛书法的感性诗句。陈健写出了对吴巍先生研究简帛的“羲之飘逸兰亭留韵  吴巍厚重京城生香”、“一管笔毫铸就秦汉  半池砚墨凝聚千秋”对联和“珍墨挥毫落九宫,毫颖恢宏气势雄;雄才熔就秦汉韵,逸笔写就简帛风”等题书法诗。张少明则填词“浪淘沙•吴巍简帛  缘起马王堆,简帛惊鸿,汗青遗珠越时空。吴氏妙手挥黛墨,千秋奇功。京鹏春意闹,国粹情衷,异域同乐书趣浓。道法自然泽后世,德重恩弘。”

一个城市需要文化积淀,如果缺乏历史文明的承载,那离历史文化名城的距离可能还很遥远。的确,深圳是年青的,春风中充满朝气;深圳是经济的,楼宇里飘荡着财富气息;深圳是高科技的,人们谈论着基因、无人机;深圳是文化的,绿荫处点缀着创意园、人文景观。唯有简牍帛书,是秦汉的。2000年前的秦风汉韵,已悄然根植于深圳,冒出了新芽。

或许,就是这群深圳人,他们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同时,已放慢脚步,沐浴着秦风汉韵,品味着吴巍简帛。他们并非书协会员,但他们面对洁白的宣纸,挥动着如橼大笔,书写着古老文化、打造着简帛品牌。如果说吴巍先生是秦风汉韵的创新者,那深圳这群高品味的文化谦谦君子,则是吴巍简帛的守护者、传承人。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上一篇:中华光影平面油画应邀在第二届国际文化产业投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