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新闻 >

扎根人民生活 推动美术创新 ——“深入生活、扎



2016-04-04来源: 阅读:0

郑石如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繁荣美术创作、推动美术创新,褒奖一批长期扎根生活、情系民生、为人民造像并取得艺术成就的当代美术家典范,1018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美术馆共同策划主办的“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十五位美术家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展出了李焕民、詹建俊、刘文西、徐匡、刘大为、韩书力、吴宪生、赵奇、许江、骆根兴、陈坚、郑艺、于小冬、陈树东、柳青等15位长年扎根基层、深入生活、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积累并取得丰硕成果的美术家代表作75件,以及个人写生速写稿、创作谈和专家评论,循环播映个人艺术创作专题宣传片,并出版发行150件作品的同名画集。开幕式结束后,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杜军、《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共同主持召开了“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十五位美术家作品展研讨会”,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许江,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理论家邵大箴、王仲、孙克、吕品田、邓福星、王镛、陈醉、张晓凌、张敢、郑工、丁宁、徐虹、高天民、裔萼,以及参展画家李焕民、刘文西、徐匡、吴宪生、赵奇、骆根兴、陈坚、郑艺、于小冬、陈树东、柳青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刘大为、庞井君、徐里分别就此次展览发表讲话。

扎根人民生活 推动美术创新 ——“深入生活、扎

刘大为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格局中,人民的生活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热火朝天的工业场景被信息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曾经挥汗如雨的劳动工人如今成了坐在操作室里的技术人员。在生产方式迭代迅速、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今天,艺术创作如何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表现出当下人民的生活图景与精神面貌,这是横亘在艺术家面前的首要课题。展览中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反映出了超越时代的人文关怀,即便是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突出的引领作用。那么,站在老一辈艺术家基础上的年轻一代应该如何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向前?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挑战。艺术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应当以广阔的文化视野为前提,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高度上寻求对人民生活场景的抓取和表现。刘大为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文艺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而如何迈向这一目标则需要我们每一位文艺事业工作者深入的思考,这也是此次学术研讨会所要重点讨论的具体命题。

扎根人民生活 推动美术创新 ——“深入生活、扎


扎根人民生活 推动美术创新 ——“深入生活、扎


庞井君在讲话中表示,中国文联党组在中宣部的指导下,统一安排部署的“向人民汇报”主题系列活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中国文艺事业的下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本次展览中的作品无不渗透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作品除了对传统文化的承续之外,也体现出融合中西优长的创新思想。庞井君将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总结为“儒、雅、清、新”四个字,他解释道,我们既要继承五千年薪火不绝的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还要激扬面向未来的创新精神和勃勃生机。他强调,中国美术未来的发展必然会坚定民族信心,通过不断挖掘、传承、展现中华美学精神,把社会主义文艺推向正确的道路。而此次展览正是在这个方向上迈开的坚实而重要的一步。

徐里介绍说,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中国文联党组的统一策划倡导下,于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隆重推出了一系列“向人民汇报”主题展演活动。此次展览推选出的15位艺术家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他们作为长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优秀美术家的代表,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以全面而细致的展陈方式向人民做汇报展出。除了此次活动以外,中国文联在过去的一年还举办了“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等活动,把美术家与人民真正连接在一起,用美术作品表现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上工、农、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徐里指出,中国美术家长期以来以饱满的热情和诚挚的态度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作了一批批表现时代、表现人民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至今都成为了美术史上各个时期的经典形象,共同构建了中国形象与时代精神的宏伟画卷。

扎根人民生活 推动美术创新 ——“深入生活、扎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主持,尚辉介绍了参展画家的情况。他说,此次展览所推选出的15位艺术家都是长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典型代表,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在这15位艺术家背后还有着更多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优秀文艺工作者,正是他们持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才共同凝聚成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这无疑将文学艺术家的地位与作用提到了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相等同的战略高度,这就要求美术家在这样一个历史新阶段担当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这个研讨会就是要通过对这15位美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创作实践,更深入地探讨艺术与人民、与生活、与时代的关系,更深入地探讨艺术个性的形成与深入生活的关系,更深入地探讨艺术主体精神境界和艺术审美品格的关系。

 

 

人民是美术创作的源头与归宿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因此,美术家要时刻保持与人民的紧密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人民作为美术创作的动力源泉与最终归宿。出席研讨会的美术家、理论家围绕“人民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发表了观点。

许江首先讲述了他聆听习总书记讲话的深刻体会,他说,总书记的讲话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值得我们长期的学习和贯彻。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因此,文艺创作者应该把人民作为文化表现的主体,也要把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鉴赏家和评论家。对人民主体性的辩证思考是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思想核心,也是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要点。随后,许江谈到了对人民的三点认识:一、人民是富有时代精神的。他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不能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而要以更大的文化视野和人文关怀塑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人民形象。无论是刘文西笔下朴实的陕北人民,还是徐匡版画中乐观的藏族同胞,他们在表现人民的实践过程中无不加入了自己的家国情怀。关注人民就是关注这个时代,亦是关注自己,这是古往今来的艺术创作者所共有的追求。二、人民是有肉身的。习总书记指出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提倡要创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这便要求我们要真正贴近人民,用作品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民形象而非抽象的符号。许江强调,中国美术家在民族解放、新中国建立的20世纪塑造了一系列时代的精品,那些匍匐前行的劳动者形象,那些舍身杀敌的军人形象,构成了我们和历史的联系,构成了我们血肉相连的精神共同体。这也是美术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地方。三、人民是有根性的。“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事业正需要抓住人民的根性,扎在土壤中,不断地磨砺和塑造自己,才能长出苗,长出穗,长出果实。

作为长期深入陕北地区表现人民形象的代表画家,刘文西青年时代便认真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由此将“为人民大众”的文艺创作观践行了一辈子。他强调,为人民的创作并不仅仅是一种特定题材上的创作,人民是了解不完、表现不尽的。随后刘文西针对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解决了文艺工作者创作方向的问题。他提出,创作方向的错误或模糊必然导致文艺工作达不到目的,只有明晰了正确方向并持之以恒地努力,艺术事业才能够健康地发展。第二、深入人民生活要“心入”、“情入”。刘文西结合自身经历,认为“情入”就是要真正和人民交朋友,真心诚意地体会他们的生活与处境。他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去往陕北,才逐渐体会到当地人的冷暖哀乐,才能够感受到创作对象的心理活动和情绪起伏,而这恰恰是作品优劣的关键。第三、要真正地将艺术家的体会画出来。他指出,此次展览中的很多人物画都能够表现出人物鲜活的精神面貌,这就是艺术家体会了人民的生活并通过自己的画笔发自内心表达,只有通过这样的挖掘才能够塑造真正的人民、表现当代中国的风貌,才能创作出习总书记强调的“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刘曦林从历史的纬度上梳理了人民在社会地位中的浮沉,他提出,从“民贵君轻”到“仁者爱人”,对“民”的强调是中国先秦哲学思想中的重要一环。然而,这种宝贵的思想在之后的封建时代中被不断削弱,直到封建社会的坍塌,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力量的重视成为了我们的新传统,而这一转变也标志着历史的新篇章。刘曦林还谈到,新的时期人民必然要被赋予新的内涵,今天的人民具有更丰富的含义,今天很少有画家去画工业题材、画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但这些人也都是社会主义人民大众的一份子,我们应该走向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民当中去,表达人民的不同情感与声音。

吴宪生提出,老一辈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和艺术精神值得当下的年轻画家学习,他们扎根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思想的美术创作传统应该被年轻一代传承和延续。而相比较老一辈美术家,现在一部分青年学生的确存在心与情难以深入基层生活的问题,这一点是值得美术教育工作者警惕的。吴宪生曾参与以全国60位劳动模范为对象进行集体创作的活动,在对劳动模范进行了解与构思的过程中,他认为这些人实际上就是人民的化身,他们从事着各行各业,看上去亦很普通,但他们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为中国的腾飞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具象了人民的形象,是艺术创作的来源与归宿。吴宪生最后强调,当代美术家除了过人的专业技能之外,更应该具有“铁肩担道义”的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当代美术家也应该以这样的思想高度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浪潮中,对建设当代中国美术的征程抱有足够的信心。

徐虹指出,在当下的历史阶段探讨“生活与人民”的主题,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我们在目前的文化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表现一种现实的真实感?徐虹认为,光明与黑暗如同道家的阴阳观,是相克相生的共同体。黑暗的存在衬托出光明的难能可贵,光明的存在亦体现出黑暗的苦涩难捱。缺乏这两者的辩证转换,美术家的创作就会显得单薄苍白而难以打动观众。因此,美术创作要塑造人民在时代浪潮中的真实性和丰富度,这种真实性就在于要让他们每一个个体发出声音,而不是创作者代表人民说话,只有让不同个体的诉求交汇碰撞,才能体现出人性的丰富性、自然的丰富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次,徐虹还强调,普通的人民群众同样具有对美术作品的辨别和欣赏能力,她曾在以“农民•农民”为主题的中国美术馆藏品暨邀请展中邀请建筑集团的农民工参观评价展览中的农民形象,他们说“改革开放以前的画把我们画得很美,但这个展览中的作品把我们画得很真实”。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让人民自己自由表达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扎根人民生活 推动美术创新 ——“深入生活、扎

李焕民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就长年坚持到藏族人民生活的地区去深入体验,先后去西藏、甘孜、阿坝等地深入生活20余次。他引用了习总书记讲话的内容,以50年代入藏区的切身感受,强调艺术家“情入人民”的重要意义。他提及,当时目睹藏区农奴的悲惨生活便油然而生一定要解放西藏的信念,并自此投入到农奴的怀抱,将自己与他们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也正是凭借这一来自于人民的坚定信念和历史使命感,他的艺术创作才有了今天的成熟面貌。他强调,青年艺术家一定要培养自己顽强的创作信念,细心观察人民生活并总结出艺术创作的思想库,将现实形象更深刻、更典型、更概括地表现出来,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跳脱出现实而被赋予普遍的精神内涵。

丁宁认为,艺术创作如果能够抓住“人民”这两个字,就能够抓住艺术永恒的东西,即艺术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内在力量。他强调,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美术作品中,艺术大师为了让作品能够产生动人的视觉感受,在表现圣母、圣婴时更多地赋予她们人性的光芒。因此,人性、人民均是切入到文艺创作核心的问题,这一点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陈坚强调,与人民相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因为真诚,他在十几年间不断地攀登高原;因为真诚,他与塔吉克族人结成了亲人、兄弟;因为真诚,他力所能及地帮助那里的人民解决疾苦。他感言,这些作品更像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像是他从帕米尔高原上寻找到的。当艺术创作真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深层的感触时,跟艺术相关的当代与传统、写实与写意等都成了次要的问题。最后他强调,这条通往艺术的道路是无比正确也是至关重要的,艺术家应该有足够的信念沿着这一方向坚定地走下去,将艺术创作作为自己远远守望的纯洁信仰。

骆根兴在讲话中谈到了学习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他强调,首先要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努力继承他们的艺术态度、人文精神和人格素养,找到自己立人立本的重要支撑,并在不断地磨练中践行一生;此外还要学习经典,学习东西方古典艺术中的造型规律和创作技法,在长期的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表现能力和艺术个性;第三是要向传统文化学习,从中国传统文人书画中汲取精粹,从而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审美价值取向;第四、要向生活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值得我们反复地斟酌与思考,只有深入地感悟生活、学习生活,艺术作品才能够具有灵魂。

 

扎根人民生活,推动美术创新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悟、思考与想象,然后借助艺术语言完成对生活的反映。因此,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艺术创作的根本问题。邵大箴首先肯定了此次展览所选取的15位艺术家,认为他们是真心实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代表。此外,他从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上着手,辩证地提出“艺术的生活化、生活的艺术化”的理念。他强调,艺术家不能将视野仅仅停留在对日常生活图景的认识和描写上,而应该有更加宏大的观察视角和更加深刻的人文感受。刘文西、李焕民、徐匡等艺术大家正是在这些问题上有了深刻的思考,将自己的创作热情投入到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去,同时又具有超越个体生活场景、反映时代主题的思想深度,最终才成就了可以穿越历史界限的经典美术作品。邵大箴还强调,美术家在深入生活、表现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同时应该尊重创作原理、遵循艺术规律。当前美术界存在有“高原”无“高峰”,美术大师缺失等问题,归根结底正是艺术家漠视艺术规律,缺乏理论学习的后果。艺术家只有通过学习前人、阅读经典去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根基,才能够在当下多元多样的文化思潮中秉持主见,找到正确的方向,从而行之有效地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进步。

扎根人民生活 推动美术创新 ——“深入生活、扎

王仲指出,在目前思潮翻涌的历史背景下,展览中的15位艺术家表现出了他们的睿智与定见。他们在关于艺术的基本问题上有自己明确且正确的认识——艺术要到生活中去。此外,王仲还深化了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生活有“小生活”与“大生活”之分,表现“小生活”即是存在主义下的个人生存经验的描述。而我们倡导的,是让文艺创作到更大的生活中去,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去,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解放艺术家的思想与双手,从社会的普遍现象中揭示一般规律。美术家应该在任何时候都把艺术问题与生活紧密相联,扎根人民生活,扎根艺术规律,才能从中国美术事业的“高原”上多出一些“高峰”来。

吕品田以展览中的作品为例评价道,刘文西的《祖孙四代》、徐匡的《珠穆朗玛》等作品都蕴含着一种超越时代的艺术气质,令观者能够感觉到久违的精神品质,而这一品质在近几年的艺术创作中正逐渐流失。吕品田将这一问题归结于艺术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上,即艺术的来源问题。他强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然而艺术所要表达的生活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个人的日常体验,这涉及到艺术表现的典型性。现实主义艺术不仅需要真实的描写,还强调形象的典型,这种典型性是指我们能够借助一些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出历史发展的趋势,表达出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表达出能够产生共振的普遍情感。而当下美术家对艺术作品中典型性的诉求却较为淡漠。此次展览的15位艺术家之所以能够令人亲切和感动,就在于他们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个人生活经验,而是通过提炼他们各自体验中的内容,同这个社会的普遍诉求关联在一起,以至于能够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

扎根人民生活 推动美术创新 ——“深入生活、扎

王镛从艺术个性与生活的关系入手,指出刘文西一直关注陕北农民的形象塑造,最终奠定了黄土画派的主要面貌;赵奇表现黑土地上生活的人,作品中带有较为沉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刘大为长期在草原生活,他的作品自然地流露出草原牧民的豪气。本次展览中的15位艺术家都从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艺术个性,这种艺术个性跟他们长期深入人民生活、长期关注人民群体有密切关系。王镛还强调,人民的生活不仅塑造了艺术家的艺术个性,也升华了艺术家的情感。李焕民、徐匡、韩书力、于小冬长期身处藏区扎根于藏民的生活,情感随之得到了升华,这都是人民生活给予他们的创作养分。最后,王镛特别提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家一方面要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另一方面也要尊重艺术规律,超越生活、超越现实。这15位艺术家正是运用自己的构思和艺术技巧来表现他们对人民生活的真实体验,通过艺术的形式超越了对生活表面的刻画。

孙克对此次展览进行了深入的评价,认为这些作品都是美术史在书写过程中绕不开的经典作品,至今仍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李焕民、刘文西、徐匡等老一辈美术家真正取材于那个时代的人民生活,遵循艺术规律,从而成就了非常经典的作品。除了扎根人民生活的决心、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之外,他们的诸多个人品质,如艺术修养、思想深度等,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孙克认为,在当下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迅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无不成为我们文化自信自强的有力支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应该何去何从?习总书记的讲话无疑在适当的时机敲响了警钟,对当下美术界一些偏离社会主义文艺精神的创作现象进行了拨乱反正。今天的研讨会正是要重申艺术创作的规律,鼓励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优秀作品,并最终将它们回馈到人民当中去。他强调,只有把真、善、美作为艺术创作的理想与追求,以此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够不惧时间的洪流,成为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

扎根人民生活 推动美术创新 ——“深入生活、扎

邓福星评价道,此次展览不仅呈现了一幅幅画作,更将艺术家与人民在一起交流互动的照片,作品诞生过程中的速写、习作等文献一并展出,通过丰富的资料反映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的密切联系。邓福星指出,生活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是艺术创作的根本问题,也是千古不变却常说常新的问题。在历史的浪潮中,艺术常常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时代要求的方式来表现生活。这种转变不仅是表现手法的不同、观察视野的不同、表现对象的不同,也是主体观念的不同。例如本次展览中老一辈艺术家与年轻一代艺术家之间,虽然都普遍采用了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但还是能够呈现出很多差异性。而这种相互之间的差异与个性都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对艺术创作的独立思考。邓福星充满信心地说,习总书记的讲话归纳了当下美术界存在的问题,高屋建瓴亦切中时弊,不管是在客观环境下还是在每个人的主观认识中,当下对于创作而言都是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文艺界在此之后必然会迎来文艺创作的高潮。

郑工结合此次展览,就“艺术与生活”谈了自己的两点感受:第一,关于“两种生活”。所谓“两种生活”,即艺术家应如何对待人民生活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当下说深入生活,指的是深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说的是“三大实践”,即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践,而到了70年代末之后,又提出了“生活无处不在”,艺术家可以表现自己身边的生活,甚至是独具自我个性特征的内心世界。可以说,这是两个极端,也可以说其构成一个纵向的轴,艺术家把握的只是这轴上可以移动的标杆,因此,才会出现个人不一样的定位。第二,关于“自己所理解的生活”。郑工强调,艺术家很难在个人的理解能力之外去把握生活,因为生活首先是被个体所感受的,心有所动,情有所感,才能言真意切,才能较好地解决艺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能在一个共同的创作原则之下自由地创作。个体性的艺术语言探索不影响他对生活的观察与表达,但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却能说明他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接触的深度和广度。

与会的美术家则更多地基于各自的创作体验和感悟,表达了艺术与生活两者关系的重要性。赵奇谈到,他从毕业至今一直坚守在美术教学的第一线,所采取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便是坚持写生、坚持深入生活。正是抓住了美术创作与生活的根本性关系,他在处理不同学生的艺术观念和个性时,能够以此为基础兼容并蓄,完成教学中的难题。他强调,艺术创作可以指向同一个方向,但不可能是同一个面貌,而秉持诚恳而单纯的创作的态度则是其中的关键之处。郑艺说,自己的艺术是对生活最为深刻的感受,记录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状态,无论是人物、牛羊、还是苍茫的北方大地都被他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郑艺始终强调乡土人情对艺术家个性的塑造,它用这片土地上独特的风景、风俗、人文凝结成了艺术家渴望表达的最初感受。

于小冬从自己对西藏主题的创作中提炼出了三个问题:一、作品如何画出深度?这种深度主要来源于他对藏民生活与精神信仰的深入了解。如果对藏民的描写仅仅限于少数民族服装、头饰的表现,作品必然会缺少灵魂。二、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如何表现时代性?于小冬谈到自己的作品《燃灯节》在创作过程中正是为了表现西藏朝气蓬勃的现代气息而选择了西藏大学的学生作为模特,使得画面整体感觉与过去的作品拉开了距离。三、西藏人民是不是认可这些作品?即西藏人民不仅是于小冬创作来源,更是艺术创作的最终归宿。他强调,画中的藏民形象不仅要像他们,更要是他们,只有扎扎实实画出他们真实的样子,他们才会认可这些作品。

陈树东谈到了青年时期在农村的生活经历对其艺术创作的重要影响,劳动人民的朴素、辛劳、善良和乐观成为了他此后一直努力表现的主题,而农民平凡却不普通的生活也奠定了他美术创作的审美追求。陈树东表示,除了在工作室完成创作以外,他每年必须有一段时间深入到基层进行写生采风、积累素材、体会人民生活,而这一必不可少的积累过程实际上是绘画对人性的自觉关怀。柳青作为80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代表艺术家,谈到了自己的一些创作心得。他强调,画速写对他的雕塑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用速写做记录的习惯让他能够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冷静下来,帮助他获取更多更深入的生活细节。他认为,艺术应该表现真实的社会现象、人物形象,排除带有面具的虚假,鼓起揭露真相的勇气,抓住真实转瞬即逝的瞬间。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的观察、对现象的思考是他艺术创作中的不竭动力。

扎根人民生活 推动美术创新 ——“深入生活、扎

 

反思当下问题,熔铸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了文艺界的一些乱象,并指出文艺批评对文艺健康发展的重要监督作用。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美术家、理论家纷纷响应,他们对当下美术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为美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给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

邵大箴不仅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辩证的思考,还对当下美术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他指出,虽然目前各个美术团体和组织机构都提倡写生,但更多的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写生,并没有真正地深入到人民生活当中,也没有真正为创作提供有价值的素材。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当地的文艺工作任务,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写生活动变成了形式大于内容的面子工程。邵大箴强调,艺术家只有通过深切的生活体验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美术精品,没有生活的基础,艺术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绝无可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立定。

刘曦林表示,好的作品是美术发展的根本落脚点,高屋建瓴的文艺思想、端正扎实的创作态度都需要最终在作品中落实,否则只能沦为响亮的口号。当下我们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如何扎根人民?”、“如何完成生活与艺术的转换?”等问题,更要将这些理论成果运用到创作实践中,产生与之相匹配的优秀作品,从而切实推动文艺事业的发展,推进中国美术史的书写。徐匡也同样提出,文艺工作的核心就是拿出好的作品。文艺工作者如果带着完成任务的目的走入基层,往往会因为背离了艺术创作的根本规律而很难产生优秀作品,相反,只要时时贴近大众、关注人民,即使是通过观察身边的平凡生活,同样能够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

陈醉的发言中提炼出了五个关键点:第一、艺术创作的根本规律就是来源于生活。无论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是新的历史阶段中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都牢牢抓住了这一文艺发展的根本规律。那么,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延续老一辈美术家的思想精髓,则是我们当下美术发展的重要挑战。第二、关于艺术观念与技巧的问题。中国美术的发展应该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但并不排斥学习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20世纪以来如果没有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疾呼,也就不会有此次展览中坚实出色的人物形象,不会有今天美术事业的繁荣景象。第三、当代画家写实能力的退步。年轻一代美术家相比较老一辈,在对画面构成、色彩运用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写实能力方面却反而停滞、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退步,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第四、勤奋与机遇的问题。对机遇的把握应该以长期的勤奋实践为前提,老一辈艺术家不顾个人、不问得失的创作精神没有在年轻画家中得到很好的继承,过分依赖相机、手机等图像工具完成记录,对于创作并非一个好现象。第五、“大品”与“小品”的关系问题。艺术创作题材有难易之分,而最困难的莫过于群像式的历史画创作。陈醉强调,这些具有创作历史画能力的艺术家应当珍惜并保持自己的能力,不能因为一点点的经济效益而荒废了自己画“大品”的杰出才能。因为这些人往往更有可能在历史的筛选中突显出来,成为整个时代的有力标注。

张晓凌首先肯定了本次展览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随后提出了三点建议。他指出,此次展览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一周年之际举办的纪念性展览,类似这样的优秀展览也应该成为常态化的展览活动。其次,展览中的主要面貌仍然是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而缺乏更多70后、80后美术家的作品,这是否说明老一辈的宝贵思想在延续的过程中出现了断层?第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家大多以新中国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为主题,表现积极乐观的正面形象,但缺乏具有反思性的作品。然而,到2014年中国还有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象也成为日益尖锐的社会问题,对他们的生存处境、精神面貌却很少有人去表现。美术创作要直面现实,表现人民的喜怒哀乐,对他们各个阶层各个角度的关注是艺术以人民为主体的内在价值。最后张晓凌回到对艺术本体的讨论,认为现实生活赋予了艺术现实主义、赋予了画面光感和笔墨,“生活”和“人民”这两个概念是支撑整个人类艺术现代性的两块基石,因此,坚持以人民的现实生活为根本,是避免中国现代艺术走入死胡同的一剂良药。

丁宁提出,在当前激动人心的历史发展阶段如何将人民转换成有效的艺术形式和语言,这是美术家现在还没有解决掉的问题。展览中对人民的表现多以少数民族题材为主,这一方面体现出少数民族题材的视觉落差能够带来很好的入画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对身边真实生活的表现仍然没有探索出更好的路径。张敢同样关注到了对“人民”这一概念进行扩展的必要性。他指出,新时期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拼,在这样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活与社交场域中,每一个人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正是这个社会真正的问题,因此,文艺作品对人民的表现不能仅仅囿于少数民族和农民题材。年轻一代的艺术应该更多关注城市文化的形态,关注当下青年人的精神困惑和生存困境,他们的共同关注与感受承载着中国当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此外,面对目前学科分类日益精细化、专业之间相互隔绝的局面,张敢强调,艺术家应该走出自己的专业界标,去关注科技、物理、生物等领域发展的具体进展,在更大的平台上进行不同领域的互动交流,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科间的创新思路,增进人类共同的福祉。

裔萼从20世纪美术史的发展脉络中提出“20世纪中国画之所以得以复兴,根本原因是艺术和生活关系密切”。她强调,传统人物画发展逐渐呈现衰颓的趋势,正是由于艺术脱离了生活,艺术家漠视现实生活从而使得人物画发展出现僵化。20世纪随着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渐渐紧密,中国人物画的勃兴局面才由此展开。此次展览中的水墨人物画家占比很大,不仅反映出了他们各自在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发展中的卓著成就,也让我们看到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物画家的艰辛探索。此外,裔萼指出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的信息化时代,在这样一个信息、图像泛滥的大背景下,美术家获得视觉资源的方式也变得非常方便和快捷。但是,过分依赖和利用图像资源也间接地导致了当代美术创作平面化、碎片化的弊端。

高天民指出,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生活是艺术唯一的源泉”、“艺术为工农兵服务”,实际上是回答了“艺术从哪儿来?艺术到哪儿去?”这两个文艺工作的基本问题。但是在这两者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例如艺术家应该深入哪一种生活?如何将生活所得转换成形式语言?作品最终又将服务于哪一个人民阶层?这些都是艺术家在创作之初就应该思考和明确的问题。此外,高天民还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艺术作品要表达什么?他强调,中国画自古至今都注重“写意”,是否有“意”可“写”?“写”得是什么“意”?同样是艺术家应该厘清的问题。这里的“意”可以延伸为“人民生活”,艺术家只有将自己的“意”与时代相结合,与人民相统一,才能具有永恒性。

尚辉对本次学术研讨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他认为,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开之际,与会的艺术家、理论家在发言过程中普遍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这是本次研讨会学习讲话重要精神的应有之意。会议从历史的角度,提出了“深入生活是尊重艺术规律的重要体现”的观点,进一步从艺术本体的角度论证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美术价值核心中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场艺术家、理论家从习总书记讲话中的“身入、心入、情入”的观点出发,延伸出了艺术创作的“真实性”问题,强调必须要以真情实感扎根人民生活,才能与人民息息相通,进而更加真实更加典型地表现生活。此次研讨会在充分沟通、积极讨论的热烈气氛下提出了一些新命题,例如:在当前深化社会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如何更准确地理解“人民”、“生活”的概念内涵?如何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文艺传统?如何在文艺作品中表现时代特性?如何理解70后、80后艺术家的创作观念?以及如何在多元多样的当代观念中坚持社会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精神等问题。尚辉最后建议,此类的展览还应该持续地举办,让更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美术家、批评家通过这样的展览讲述他们的事迹,把更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想更广泛的传播出去。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郑石如)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上一篇:塞外丹青育画魂“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