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0来源: 阅读:0 |
去年十月下旬,在日本大阪市福岛区,参加了一场艺术品拍卖会,拍品多为中国书画、古董和玉石制品。其中,一组(十余件)标名为“黄蜡石”或“冻石”的寿山石雕件,包含有林友竹、石卿(郭懋介)等现当代雕刻界大师的田黄薄意作品。这些流散海外的美石佳作中,以林友竹的早期田黄随形薄意作品《春山五老》、《春江泛舟》(注:题目为笔者所加),及石卿的田黄随形薄意作品《秋航》、《高山流水》最为隽美。 林友竹(1904——1952) 闽县后屿乡人。乳名竹竹,寿山石雕“东门派”的杰出传人。友竹幼得家传,其父林元水(1876——1937)是寿山石雕高手,擅长人物、古兽,尤擅雕刻飞鳌印钮,他刻人物须发、海浪波涛,喜用尖刀开丝,接连不断,精巧绝妙,颇称“绝技”。林元水的高超技艺,后来传授于长子林友枝、三子林友竹、孙子林炳生、曾孙林荣发。 林友竹既承家学,又博采众家之长,不拘泥于流派。他师从郑仁蛟,开始专攻圆雕,又善刻薄意与高浮雕。作品华丽雄健,刀法灵利,能依石造型,用刀简练,巧用俏色,他运刀修光喜用尖刀,雕镂结合,善于“量材取巧”,作品观赏性强,生活气息浓厚,时人多选为陈设品。林友竹与其父不同之处,在于广收门徒,他的学生郭懋介(石卿)、林元康 、林发述,后来他们都成为当代寿山石雕的艺术大师。 郭懋介(1924——2013),福建省福州市人,字石卿,号介伯、抚石斋主 。是当代寿山石雕刻界的大师级人物。他十三岁学艺,师从林友竹,艺成后曾受聘于古玩店为业务员,熟悉古藉书画,钟鼎彝器,玉石骨董 。抗日战争时期,以篆刻为业,曾与知名金石家、书画家高拜石、蔡鹤汀、沈觐寿、郑乃光等过从甚密,艺术素养日益提高。新中国建立后,在福州工艺美术系统工作多年。他擅长人物圆雕及浮雕、薄意,兼工篆刻、书画,以雕刻薄意而著称。其薄意作品题材广泛,技法上得师法而有新意,内涵深奥,宏微俱妙,艺术境界高远,融诗书画篆刻于一炉,被誉为当今文人石雕的巨擘。
在大阪拍卖会所见的林友竹的遗世之作——田黄随形薄意雕作品两件,一为人物山水《春山五老》纹印章(见附图一),规格22.5×17×10cm ,重684克,印文篆书“弹剑作歌”四字, 边款阴刻楷书“林友竹”三字。画面上遥岑近水,巨松扶摇,溪谷板桥、竹篱山石,三组人物分布在其间:树荫下三位老者弈棋围坐,溪流中二位老者分别乘舟赴约,画面布置主从分明,各有远近层次,整个画面得以传达出一种桃花源式的田园、隐逸的意境。另一件人物山水《春江泛舟》纹摆件(见附图二),重434克,边款阴刻楷书“林友竹”三字。画面上淼淼春水,磊磊巨石,古松参天,一位老者安坐舟头,一舟子撑蒿击水,构图虽然简略,却主题突出,营造出了很强的空间感。
拍卖会所见石卿田黄随形薄意两件作品,石质、技艺、效果都堪称是这位大师的上乘之作。人物山水纹《秋航》摆件(见附图三),规格10.5×5.6 ×3.5cm ;重496克。题款阳刻草书“秋航 石卿”四字。画面上古树倚岸,苇草纷披,远山绵緲;秋水清流中,一舟驶过,两位老翁对坐船头,似有所语,一舟子仓后撑蒿,体型作用力之状。作者以写意的笔法刻画,布排人物于山水树石之间,不仅构图逸致清新,而且刀路圆融柔和,内敛浑朴,颇具笔墨的韵味。另一件人物山水纹《高山流水》摆件,(见附图四),规格12.6×5.9 ×3.9cm ;重616克, 题款阳刻草书“高山流水 石卿作”七字。此石雕刻的内容,取材于我国春秋时期琴师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因琴声“知音”,而成为生死不渝朋友的故事。画面以对坐的两个人物(俞伯牙和钟子期,一抚琴,一凝听)为中心,辅以参天树木、犖确山石、幽谷清溪的背景,形象生动的“图解”了这个古老的故事。作者依石设物,巧施天然,看去犹如一幅微微浮起的文人画,意境悠远而别具风韵。 薄意,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原属寿山石印章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它比浅浮雕还要“浅薄”,因雕刻层薄而且富有画意,刀法流利,刻画细致,影影焯焯,故称“薄意”。薄意雕石刻作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优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特别富有欣赏价值。薄意艺术,是在明末清初石质印章的博古纹饰和锦边浮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康熙早期已初露端倪,雍正时臻于完善,后来在同治和光绪年间,繁盛流行。二十世纪初期,雕刻大师们在吸收中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熔雕刻、绘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将薄意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由此,薄意也就成为了寿山石雕中独门别类的艺术形式。
石卿的老师林友竹,起初工圆雕,并不是以薄意见长,其东门派刀路精细清棱、构图线条繁茂、刻画雕饰时偏重用刀尖雕刻,追求立体与写实、秀丽丰满、雅俗共赏的“年画”效果,是传统东门派的薄意技巧,有一种民间传统的装饰风格。这次大阪拍卖会所见的拍品中,还有一件周植桑(1925——2014)雕的田黄薄意雕溪山人物纹印章,就是这种追求写实、雅俗共赏 “年画”效果的作品(见附图五)。 由于薄意浅刻如画,耗材甚微,所以特别适合于雕琢像田黄石、芙蓉石之类珍品原石。田黄石素有"易金三倍"之说,其价值锱铢相计,因此大师们雕琢时,连石屑也不忍有所损失。薄意更是一门难度较高的雕刻艺术,石卿先生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薄意者,吾称其为‘刀画’,即在石上以刀代笔作画也;但它比作画更难,因为石料形状不一,有裂痕、有瑕疵、有皮层,必须具有扬石之长,避石之短,化弊为得之功底,非一张作画的白纸可同日而语。特别是远近呼应,虚实沉浮,意到力不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易也!”石卿先生后来的薄意刀法是以当年学艺的“基本工”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个人风格,因而他的薄意作品别具风格,自成一体,画面意境深邃,艺术境界高远,幅幅如诗如画,多是炉火纯青的不朽之作。
2011年中国嘉德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作为重器推出的石卿田黄石《赤壁夜游》薄意摆件(见附图六),拍出了2012万元高价。2013年福建东南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石卿巨制·田黄专场”,其中,石卿先生雕刻的田黄薄意作品《山居即景》(见附图七),以3680万元成交,不仅创当代印石最高成交价格,并且以9.44万元一克的佳绩,创造了顶级田黄单克价格纪录。 寿山石薄意艺术能从民间工艺中脱颖而出,把中国画的画理融于石头之中,使人间万象浓缩于方寸之间,成为一种富有人文气息的独特艺术,靠的就是艺术家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实践,才使薄意作品成为一幅幅画和一首首诗,其艺术形式、风格特点以及欣赏价值,己在寿山石雕艺术中自成体系,堪称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2017-3-4责任编辑: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