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市场分析 > 收藏 >

董希源红色写生之旅 太行山



2016-04-18来源:新浪收藏 阅读:0

  [响应中国美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倡议]  ---- 董希源红色写生之旅(太行山)

  师生同台展技艺、太行山下竟风流

  ----  董希源师生太行山写生小记

董希源红色写生之旅 太行山

  “此处山体主锋中上部分,可用逆向折带皴予以表现,先用侧锋卧笔由下向上徐行,再转折由上向下直刮”、“这儿是近处部分,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形,所以宜用披麻皴。而你用笔时,笔墨偏湿了些,要记得咱们这儿是太行山,典型的北方大山,不能太湿润。另外,你刚才的用笔板紧了点。”这是画家董希源在写生现场与其学生刘志成就刚才的初稿作点评时的部分内容。

  天为幕,地作席,太行山下当课堂。刘志成先生是追随董希源近三十年的学生,自幼酷爱美术,自美专毕业后,潜心研摹五代、宋元山水,颇得前人意趣,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各种严肃的画展,是资深的省级美协会员。这次一听到老师要外出写生,重走长征路,就马上主动请缨,加入到红色之旅的团队中来了。

  四月的太行山,虽是春寒料峭,但柳条已经飘絮,丛丛迎春花凌空摇曳,将山间点缀得生机勃发、春意无限。广袤的田野上,田地早已犁过整松,泥土的芳香中还不时夹杂一股农家肥的粪味,春播已经开始了。田垄上成行的白杨树树梢渐渐泛绿,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通透发亮,犹如一排排英姿飒爽的抗日战士,在听到号手的号声后集合待命。远处连绵起伏的太行山,晨雾已经散尽,主峰峥嵘渐露,巍峨雄浑的山体似乎正在向我们倾诉那一段悲壮的抗战历史。

董希源红色写生之旅 太行山

  此处甚好。视野开阔,背山面河,欲描绘的对象物尽览眼中。有着多年野外写生经验的刘志成与老师董希源几乎异口同声。所以今天他们师生早早地就来到了写生点。先帮老师架设画架,铺展丈二画纸,调水匀墨,再帮老师沏一杯浓茶,一切都就绪了。等到老师开笔,勾勒了山体的一个基本外形后,刘志成也展开了自己随身多年的小画板,面对着太行山,与老师一前一后画了起来。董希源擅长画大山大水,对大场面、大材料有着极强的驾驭能力,作品大多尺幅巨大,场面壮观,气势磅礴,因此连外出野外写生时也是丈二匹以上尺寸,每每写生都需要众多助手帮忙搬运器材设备、搭设画架画板,而刘志成也渐渐养成了当好老师写生助手的习惯,这次老师大规模的写生之旅,他也就派上了大用场。

  老师有老师的长板,学生有学生的妙着。刘志成最长于小写意山水,笔走龙蛇,水墨氤氲,逸气超然,在业内也已是小有名气。是故,他今天没有与老师比画幅大小,争场面气势,只是默默地坐在老师硕大画板前,聚精会神地画着。只片刻功夫,他的小品便已成形,瞧去,却也是满纸云烟,墨韵灵动,佳笔连连。而老师这边也基本框架勾勒完毕,正在直皴斜擦,细化深入,只待最后的收拾了。

  趁老师歇口气喝茶的空隙, 刘志成赶紧取出自己刚刚出炉的写生稿,贴在老师画面左角位置上,让老师帮忙挑毛病。这才有了刚才董希源的那一席点评。

董希源红色写生之旅 太行山

  虽然刚刚的点评严格了点,但句句真话、实话,切中肯綮,说得让学生频频点头,连称的确如此。当然,看到学生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成熟与进步,老师也是开怀微笑,谦逊地说,经营经营,山水画中的重要一环就是经营,不仅是构图、位置、沟壑的经营,还必须要有新观念、新精神的经营意识,这个我就要向学生学习,汲取营养了。

  转瞬间,师生两人的写生稿都基本完。对,干脆挂在一起,一齐点评彼此得失。一个是风趣、幽默,一个是憨厚、纯朴,但丝毫不影响师生两个人对画作的交流探讨,在一片爽朗的笑声中,两件初稿都收起来了,今天师生同台竟竞艺暂告一段落。接下来,董希源又准备今天的第二件写生作品了,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责任编辑:王洁
------分隔线----------------------------
上一篇:董希源红色写生之旅 麻田八路军总部
热点内容